在養鵝中,很多人發現自己鵝養殖出來效益卻沒那么多,鵝不夠肥大、產量不高等,這是因為在養鵝時出現了誤區:
沒水照樣養鵝農諺有云:清水青草養肥鵝。但有的鵝場,地上鵝糞堆積,鵝羽毛污穢,無水可浴,虱子滿身。有人說,一些先進的養鵝場也沒有水,不是養得挺好嗎?但關鍵是這些鵝場各方面均先進,普通農戶不能與之相比,對廣大農戶而言,還是應該因地、因時而宜,以有水,尤以活水為好。
種草養鵝等于種黑麥草養鵝很多養鵝戶將 牧草等同于黑麥草。在某地鵝場,鵝不僅瘦弱,而且羽毛生長極差,外貌極其丑陋,還發生啄癖。究其原因,一直只飼喂黑麥草。世界上沒有一種動植物 飼料是全價的。應該多喂幾種 牧草(如菊苣、苦荬菜、苜蓿草或苜蓿草粉、聚合草、魯梅克斯等)、葉菜類、南瓜、山芋藤等,起碼應做到禾本科與豆科 牧草混播。
鵝抗逆性強、抗病力強,防不防疫無所謂鵝的抗逆性與抗病力在禽類中確實名列前茅。但現在許多集約化 飼養環境跟不上,還要命令它長得快,吃得少而粗,更要叫它拼命下蛋,鵝原先的適應性、抗病力怎能不下降,養好鵝,就必須為鵝的生存、生活、生產創造最佳生態環境與 飼養條件,制定切合實際的免疫程序。
鴨鵝同群有的養殖戶鵝鴨混養,或鵝群內放幾只鴨子。問及原因,說是可防病,其實恰恰相反,鴨病很多,鵝抗病力再強,這樣朝夕相處和長期共存,也會傳染上疫病。
|